NEWS
新闻

特斯联加入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

2018年12月27日

12月26日,特斯联科技与科大讯飞、寒武纪、第四范式等国内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见证下,联合签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与科大讯飞所签署产、学、研、用《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战略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部分。

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统筹推动下、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及培养人工智能+X复合型产业人才。


▲ 科大讯飞、特斯联、寒武纪、第四范式等国内人工智能优秀企业代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新(后排中)及其他领导的见证下,联合签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备忘录》


特斯联科技副总裁李杨出席签约仪式,介绍了特斯联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领域的前沿探索和人才战略。他表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人才意味着生命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培育更是中国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驱动力。特斯联希望与生态伙伴不仅在项目合作上并肩前行,更能在人才的培养上形成联动,为中国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生态共赢。

▲ 特斯联科技副总裁李杨出席“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发表演讲


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情怀的工程,人才培育最终会推动技术创新,从而助力产业更大的发展与竞争力。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在政策支持、数据量和应用场景,以及青年人才储备上的具备比较优势,使得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然而也应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高速产业规模增长与低速人才培养输出之间的巨大矛盾。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截止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万亿,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到500万。除了人工智能人才供给“金字塔”顶端的前沿理论研究人才以及中端的技术应用和科技转化人才之外,最大的缺口在于“金字塔”底座面向产业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国内产业的优秀企业,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梳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标准,使人才精准面向产业需求和企业市场需求。国家相关部门联动越多,产业链伙伴参与越多,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受益就越多。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就越能从产、学、研、用做到融会贯通,培育的人才就越快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为此构筑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生态,才能彼此成就,良性循环、实现价值最大转化。

在全球经济竞争关键时期,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业界领军企业共建共享。科大讯飞、特斯联、寒武纪、第四范式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均有各自技术、商业竞争优势,并有着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繁荣发展的社会使命与愿景。

在保护企业技术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实现商业共赢,共同承担产业责任,分享产业红利。本次出席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愿意一起互通共享各自在技术上、在人工智能人才模型上,在产业未来人才发展模型需求上的构想。

特斯联携手人民网成为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共同探索AI赋能路径

上一篇

特斯联获“中国智慧城市创新解决方案奖”,AIoT赋能成行业共识

下一篇